天易健康 www.tyj.ltd 伯温智慧养生院

标题: 茶道·东方树叶·人在草木之间 [打印本页]

作者: 天易健Tyj康养    时间: 昨天 19:32
标题: 茶道·东方树叶·人在草木之间

———茶道•东方树叶•人在草木之间\\\中华文化自古讲求天人合一、物我同源、包涵万有的宇宙观、人生观、哲思观,具体来讲就是人的主体的生存状态、自我存在与作为客体的千众万态、无穷物象重新审视、摒弃对立、相合对话,继而于二者之间建立一种主客冥合式的、生命体与自然非生命体相融一体的共生关系,这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意识”现代发展理念具有文化根脉上的跨时空叠合性——于“茶”而言,既是草木之间“万物齐一”生命观的“独奏”,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在塑造个体精神、维系自然有灵、宣扬中华美学、启示人文实践等多方面的“合唱”,正是这种茶文化含义的丰富界面和根源动力才真正促使了中国元素和经典意象深厚广博、基底不衰、容载万道的“树叶象征义”。

[attach]13190[/attach]

———“茶”字一拆即“人在草木之间”,以茶为建构共同体意识的微观视角,它指征着将“观我”与“观物”浑然相合的“无我”之境,人在观我之道中以海纳百川之怀无限容载客观外物,而在观物之道中又视万事理趣为学习之源,从而寻求真理、察觉到自然是一切力量的皈依。

[attach]13191[/attach]

———作为中国经典文化,那些寓于“东方树叶”之外、超越日常饮品之上的茶艺美育风尚、茶德升华理想、茶道精神象征基本上都是对“人生于草木之间”这句话的多面诠释。如果说某个历史时期,置身茶事活动中的中国劳动人民没有与和客体茶物象达到高度“合一”、“归一”的超我境界,那几千年后的“东方树叶”就不会负荷展现民族思维、沾染民族色彩、体现民族智慧的那层“文化自信”了。这一点从更广远的视角去看待,历史上脍炙人口的古典诗词意象都是美学意义上对“意”与“象”的情境构想和创造融合,在语文教材“托物言志”、“融情于景”、“状物抒怀”的通俗形容下,那些能跨时空折射进世代中国人精神底色的浪漫意象最终形成了基于文化认同感的经典坐标,它们纵然历经万般世界风潮洗涤,其精神之碑却永世长存、屹立不倒,这背后实质上体现了中国文化独特的美学思维方式。“月”、“秋”、“柳”、“河”、“天”、“地”等,当然我不是想枚举这些代表性意象,因为在这种主客冥和之境下,美学意象的枚举量是趋于无限的。第一,从“意”与“象”组合情境去看,中国古诗词文化意象组合过程中浑然一体地建构了一种蕴含美学的、深度的生命境域,而非简单意义上主体思想情感对客体物象的单向投射和“附丽依托”,比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残花之泪”、“惊鸟之恨”固然有着诗人主体对家国之思、生死之别、个体境遇、世态命运的“托物”的象征“”比拟和移情手法,再如“伤月情结”和“悲秋文化”所传递的边塞诗歌审美意境,应有着诗人对乡恋之苦和家国之思的物象寄寓,但单纯这一层并不能体现中国文化审美思维和诗词意象表现的原生特性,真正能达至主客冥合的美感情境下的“花”、“鸟”、“秋”、“月”〈“茶”亦如是〉……恰是这类被运用、被创造、被赋能、被寄寓情思的客体在意象审美中也反过来扮演着一种话语权和表达权平等的主体角色,这指的便是物象自身喜怒哀乐等情态已经与诗人主体间建立了“万物有灵”宇宙观下更为深层的“归一”、“合一”对话方式。

———“人生于草木之间”隐喻着对敬畏自然、崇尚灵性的“自然有灵论”的文化重启,它是一种个人与万象共情、与万物溯源、与万事中求理趣的谦卑姿态、存在方式。“一片树叶”映射着中华古老智慧所蕴有的个人与自然、社会乃至家国之间的“共生哲学”。在茶文化活动情境中,正因“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象征内涵,茶意象则以主体的新生角色和中华美学意义对身处茶事活动中的茶人、茶客给予了内在人格升华之道。

[attach]13192[/attach]

———从“共生哲学”去看,茶道的修炼归途实为人格揉和自然而达到“无我”的哲趣境界,中国茶所崇尚的自然美学情境启示着人与自然原生态“物我合一”、“超然无界”的精神坐标,这是文化载道内核超越形式局限的原生生命力,当隐者居士寄情山水而怡然自洽,其超脱物外的性情内在并非环境物理空间所显现的“隔世”、“封闭”,而是视千众万象为学习之道,于自然之中体悟真我,终以极大容载之量去消融观念的混沌,挥去表象风尘、寻求至简大道。正如中华文化的“上善若水”也并非设置在严正高阁之内而使人敬而远之的道德钢印,它以水的自然意象作了优秀哲义的隐喻,启蒙着中华文化面对外物环境巨变时无限包容、无界渗入、以无限为有限、以无法为有法的文化襟怀和根本定力,此便是虚静无法之修为。这种无界之美打碎了印象古板的旧标签,也跃出了茶品狭小遥远的旧时空——中华美学精神终会绵延至现代生活情境而获得投射宽泛的传播,产生润物无声的回响。

[attach]13193[/attach]

———一片小小的“中国树叶”之所以让我们感到文化自信,恰是因为我们既可以力搏长空,于层叠云浪处俯瞰阔大神州,也可以俯首贴地,于低微草木间重拾苍生秘蕴。我们领悟“一叶一菩提”的存在,是为于混浊之处守清欢,于微小之处索真义,于灰暗之处造光明。






欢迎光临 天易健康 www.tyj.ltd 伯温智慧养生院 (https://www.tyj.ltd/)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