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温故里天易健www.tyj.ltd
     
天气与日历
搜索
158-5891-7908
快捷导航

三伏天艾灸正当时 可治疗什么疾病?

[复制链接]
健康资讯 发表于 2021-10-14 16: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伯温故里天易健www.tyj.ltd 免责声明
弘扬刘伯温文化、宣传刘伯温故里。欢迎投稿,有报酬。+微信13868671156https://www.tyj.ltd
 
三伏天,是一年中酷热的开始,此时“风、寒、暑、湿、燥、火“六邪旺盛混杂,正是冬病夏治最好的时机!这段时间如果养生得当,往后一年无病害。
三伏天艾灸更养生
寒为万病之源,湿是万病之母,风是万病之首,火是万病之华。寒则瘀、瘀则凝、凝则堵、堵则造成酸麻胀痛,久之不除,会易积成炎症,再严重些就会导致肌瘤、囊肿、癌症!
运用三伏天,在阳气最旺的夏季艾灸,用艾火的纯阳,对经络腧穴温热刺激,令阳气渗入穴位经络,使全身气血充盈,直达病所,标本兼治,为身体温经散寒、补虚助阳,鼓舞阳气,平衡阴阳,祛除一切寒湿,打通经络。
中医讲:“血遇热则行,经遇热则通,寒遇热则温,湿遇热则散,风遇热则出,火遇热则解,痰遇热则化,虚遇热则壮。”三伏天艾灸有如神助,此时不艾灸,更待何时?2017年三伏天时间一共持续40天,从2017年7月12日开始到8月20日结束。
2017年三伏天时间表
初伏:2017年7月12日~7月21日
中伏:2017年7月22日~8月10日
末伏:2017年8月11日~8月20日
三伏灸可以调理哪些问题?
1、三伏天治妇科病
经期怕凉、痛经,总感觉小腹凉凉,宫寒不孕,伴有性冷淡、月经错后、稀发,经量少,经色暗,腰部冷痛。
取穴:关元、肾俞、三阴交、血海
作用:温补肾阳,温宫散寒
2、三伏天治慢性咳嗽
痰多清稀,面色白,舌淡苔白腻,或滑腻苔,或伴有打喷嚏、流清鼻涕,遇冷则咳嗽哮喘加重,怕冷。
取穴:肺俞穴
作用:温肺止咳,化痰平喘。
3、三伏天治腹泻拉肚子
脾胃虚弱,经常便溏者,或贪凉太过或饮食不洁,导致寒湿或湿热内生,诱发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消化不良等。
取穴:足三里、天枢、神阙、中脘
作用:温补脾肾,散寒止泻
4、三伏天美容养颜
改善眼袋、黑眼圈、眼睑下垂、皱纹松弛等问题。
取穴:合谷、太溪、水分、三阴交、血海、气海、关元、足三里
作用:加速血液循环、美容养颜
5、三伏天治空调病
长期呆在空调房,室内外温差大,易引发肩颈椎病。颈部正中属足太阳膀胱经及督脉。太阳经主“一身之表”,寒邪入体太阳最先受之。而督脉则主“一身之阳”。
取穴:大椎穴
作用:温阳散寒
6、三伏天艾灸治皮肤问题
夏季湿气重,细菌、真菌、蚊虫、螨虫活动能力增加,是皮肤病成为高发疾病。对于内有湿浊,外受风寒引起的舌苔白腻、怕冷,甚至便溏型荨麻疹、湿疹等瘙痒性皮肤病可采用艾灸来治疗。另外还要勤晒被褥、保持房间和自身卫生,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饮酒、吃牛羊肉等发物。
取穴:曲池、合谷、血海、委中
作用:疏风止痒,温阳利湿
7、三伏天治暑湿症
中医所说的暑湿证,一般不会出现高热,仅有低热,常伴有头痛、身体酸懒、倦怠乏力等症状,出汗而热不退,口干却不想喝水,有些还会出现呕吐或腹泻等症状。
取穴:足三里、阴陵泉、中脘、神阙
作用:温中散寒,健脾利湿,止呕止痛。
三伏天艾灸注意事项
1、艾灸时房间内不可通风或开空调。
2、过饱不宜艾灸,最好饭后1小时后开始灸。
3、艾灸时保持心情平和,多喝温开水,便于排毒。
4、艾灸时如穴位出现湿气,那是体内寒邪排出的症状。
5、艾灸后毛孔舒张,在半小时不宜碰冷水,以免受凉。
6、艾灸后,最好隔几小时后再洗澡。
7、灸完后,如出现疲劳乏力、精神不济,属正常现象。此时身体在进行休整,可稍事休息,不必劳累。
伯温故里天易健www.tyj.ltd 免责声明
文章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15858917908微信同号 将及时整改或删除,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阅读更多+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分类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北京分类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文成一家人

公众号

客服微信

全国服务热线:

158-5891-7908

公司地址:浙江省文成县南田镇龙岙村

运营中心: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白云街道紫荆庄园H区4栋1501室

邮编:610066 Email:tyj@tyj.ltd

Copyright   ©2023-2024  伯温故里天易健  Powered by©Discuz!  技术支持:天易健康    ( 浙ICP备2021016414号-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