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易健康www.tyj.ltd 伯温养生院
     
天气与日历
搜索
158-5891-7908
快捷导航

立秋后如何养生?注意养阴润燥防滥补

[复制链接]
健康资讯 发表于 2021-10-14 15: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伯温故里天易健www.tyj.ltd 免责声明
弘扬刘伯温文化、宣传刘伯温故里。欢迎投稿,有报酬。+微信13868671156https://www.tyj.ltd
 
立秋后,空气湿度明显降低,昼夜温差开始加大,风吹在身上也有些凉意了。专家认为,“入夏无病三分虚”。而入秋后,身体不仅要运化、排解夏季积攒的三分虚,还要聚敛阳气,以应对三个月后的严冬。
何谓“秋三月”
“秋三月”的养生尤为重要。“秋三月”指的是农历,从立秋开始,到立冬前为止,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霜降、立冬等六个节气,每个节气15天,共三个月。
立秋一过,白天虽然依然炎热,但是天气逐渐转凉,早晚温差开始变大,自然万物也进入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的阶段,所以立秋是大自然由阳盛渐变为阴盛的转折点。
此时,人体的阴阳代谢自然也进入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同时人们经过一个夏天的暑热熏蒸,必然消耗大量的体力和精力,所以有句俗话说:“入夏无病三分虚。”
立秋之后,紧接着要为冬天的藏做准备,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因此,“秋三月”的养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在这三个月当中,你怎么去调整自己身心的节奏变化呢?被视为养生宝典的《黄帝内经》中就提到:作息时间要“早卧早起”。情绪上一定要“容平”“安宁”,保持从容平和、不急不躁的状态。
立秋后,早晚温差大,晚上应注意保暖,要少吃冷饮,少吹空调。常在空调环境中的人们经常喝点姜茶,可随身备一件外套避寒。
秋季养阴防滥补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食补以滋阴润燥为主,具体包括如乌骨鸡、燕窝、银耳、蜂蜜、芝麻、豆浆、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鸭蛋、梨等,这些食物与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药配伍,则功效更佳。
慎食秋瓜防坏肚
民谚“秋瓜坏肚”是指立秋以后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夏令大量食瓜虽不至于造成脾胃疾患,却已使肠胃抗病力有所下降,立秋后再大量生食瓜果,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因此,立秋之后应慎食瓜类水果,脾胃虚寒的更要少吃一点。
慎吃水果多饮鸡、鱼汤
立秋过后,进入水果丰收的季节,但吃水果并非多多益善,吃多了也会影响健康。比如:苹果富含糖类和钾盐,患有肾炎、糖尿病、冠心病者应少食;吃梨过多会伤脾胃、助阴湿,使胃肠功能失调,胃寒腹泻者应忌食;葡萄含较多柠檬酸、苹果酸等,糖尿病患者应少食或不食。
立秋会带来“秋燥”的有关疾病,应该多吃润肺的食物,饭前多饮鸡、鱼汤等。常吃些清热、生津、养阴的萝卜、西红柿、豆腐、藕、蜂蜜等。不吃或少吃辛辣、燥热、油腻的食物,少饮酒。
秋天伊始早防“燥”
秋日在饮食上要注意滋养津液,可适量饮开水、淡茶、豆浆等饮料,并适当选食能够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物,如梨、甘蔗、荸荠、柿子、百合、银耳等。要少吃辛辣、油炸、烈性酒及干燥的膨化食品,因为这类食品易生燥化热。
伯温故里天易健www.tyj.ltd 免责声明
文章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15858917908微信同号 将及时整改或删除,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阅读更多+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分类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北京分类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文成一家人

公众号

客服微信

全国服务热线:

158-5891-7908

公司地址:浙江省文成县南田镇龙岙村

运营中心: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白云街道紫荆庄园H区4栋1501室

邮编:610066 Email:tyj@tyj.ltd

Copyright   ©2023-2024  天易健康 伯温养生院  Powered by©Discuz!  技术支持:天易健康    ( 浙ICP备2021016414号-4 )